站在長壽湖大壩向南望去,在離大壩不遠處的獅子灘灘口右側(cè),有一座氣勢非凡的山堡拔地而起,被一片樹林覆蓋得嚴(yán)嚴(yán)實實。
這座山堡興許是盛產(chǎn)麻和竹的緣故,名叫麻竹巖。巖上建有一座古寨,名叫趙云寨。因其緊靠獅子灘,故又稱為獅子寨。
遠遠望去,趙云寨地勢險要,巍峨矗立,有一夫當(dāng)關(guān),萬夫莫開之勢。用條石壘砌的古寨墻上,一棵棵合抱古榕,盤根抱石,蒼勁挺拔。登上高聳的趙云寨寨頂,地勢平坦,藤蔓纏繞,樹木參天,環(huán)境優(yōu)美宜人。
世代相傳,這里是三國時期蜀國大將趙云安營扎寨的軍事要地。當(dāng)年趙云為了抗御外敵,鞏固防區(qū),便在麻竹巖上壘石筑寨,屯兵駐防。人們?yōu)榱思o(jì)念趙云在此建寨駐防,便將此寨取名為趙云寨。趙云在此扎營駐防期間,時常組織士兵操練,當(dāng)年趙云戰(zhàn)馬踢出的兩個蹄印,至今仍依稀可辯,頗具傳奇色彩。
趙云,字子龍,常山真定(今河北正定南)人,是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軍事家,也是蜀國開國君主劉備的五虎大將(關(guān)羽、張飛、趙云、馬超、黃忠)之一。
他從早年在北方跟隨劉備開始,一生東征西討,屢建奇功,特別是有兩件事情,很能反映趙云的忠誠和勇敢。
建安十三年(公元208年),曹操南下攻取荊州,劉備兵敗,南逃江陵,在當(dāng)陽長阪附近被曹操派出的快馬追上,情勢十分危急,于是被迫丟下妻兒,僅帶著張飛、諸葛亮、趙云等數(shù)十騎向南逃逸。這時,趙云卻反身向北,殺入曹軍,終于懷抱劉備的幼子劉禪,保護著劉備的妻子甘夫人,平安地回到劉備身邊。
建安十六年(公元211年),劉備入益州,趙云領(lǐng)留營司馬。此時劉備孫夫人(東吳孫權(quán)之妹),因為孫權(quán)的關(guān)系,顯得特別驕豪。孫權(quán)聽說劉備西征,大遣舟船迎回胞妹,而孫夫人私下也欲帶著后主劉禪回到東吳。趙云聞訊后,與張飛勒兵截江,搶回劉禪。
那么,趙云在獅子灘安營扎寨,到底發(fā)生在什么時間呢? 從歷史記載看,有兩種可能性。
一是建安十七年(公元212年), 趙云與諸葛亮、張飛等率軍從湖北進入巴蜀境內(nèi),支援先期抵達的劉備,先后攻克了白帝城和江州(今重慶市)一帶。
二是蜀漢章武元年(公元221年),劉備恥關(guān)羽被孫權(quán)襲殺,遂率軍東征,留趙云督守江州。次年,劉備與孫權(quán)大戰(zhàn)于夷陵(今湖北宜昌東南),兵敗,趙云進兵至永安,吳軍已退。
趙云為什么會在獅子灘一事駐軍呢?這是由獅子灘的地理位置決定的。
從古到今,交通要道都是兵家必爭之地。龍溪河流域200多公里,歷來是交通要道。獅子灘的險急河灘,將龍溪河一分為二,上游行船至此,必須登岸換乘,因而成為天然交通樞紐。結(jié)合獅子灘附近唐朝建立樂溫縣城、元朝設(shè)立軍事機構(gòu)涪陵巡檢司、清代中葉建立密集兵寨防御川楚白蓮教起義、解放前國民黨軍隊駐守安順寨等情況看,三國時期趙云在此駐軍防守,完全在情理之中。
而今,趙云寨因其巍峨雄姿和古老傳說,被列為長壽湖的著名歷史人文景觀。
2011年5月11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