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禹王賦》評獎 誰在吹黑哨
——曹廷華教授《禹王賦》獲獎質(zhì)疑
重慶近日之《禹王賦》評獎,居然響起黑哨聲,成為今年春節(jié)期間文化人議論的笑柄。
《重慶晚報》2008年1月30日刊登該報記者聶超的報道如下:
《禹王賦》評選結果出爐,西南大學曹廷華教授創(chuàng)作的《禹王賦》,獲評最高獎項——作品獎。昨天,第三屆中國重慶禹王廟會組委會發(fā)布了這一消息。
該組委會稱,《禹王賦》征集是本屆廟會的最大亮點。本月初,該組委會開始征集《禹王賦》。22日征集截止時,組委會共收到來自11個省市共計58份應征稿。
我市多位知名史學家、文化學者和辭賦大師對應征稿進行嚴格評選。西南大學曹廷華教授創(chuàng)作的《禹王賦》,以規(guī)范的格式、工整的對仗、華麗的文風贏得評委的一致好評,被評為本次征集活動最高獎——作品獎;大連的王景峰、我市長壽區(qū)的鐘志遠和綦江縣的胡健創(chuàng)作的《禹王賦》分別獲得入圍獎。
《禹王賦》作品獎獲得者將獲得10000元的獎金,3名入圍獎獲得者將分別獲得3000元的獎金。其中選定作品獎的作品,將在本屆廟會開幕大戲——《禹王頌》原創(chuàng)歌舞表演中被名家朗誦。
據(jù)此報道,曹廷華《禹王賦》之所以獲得最高獎,是因為該賦“以規(guī)范的格式、工整的對仗、華麗的文風贏得評委的一致好評”。這些評委非同尋常,乃是“我市多位知名史學家、文化學者和辭賦大師”,應該說是很具權威性的。
可是,這些權威人士吹出的卻是黑哨,這哨聲成為重慶文化凈土的一絲雜音。
現(xiàn)代辭賦,尤其講究對仗的駢賦,特點有四:一是通篇對偶,造句工整;二是象征達意,比興并用;三是鋪陳敘寫,夸張渲染;四是詞采富麗,音聲和美。
對仗工整,是賦體的重要特征。本文不想對曹先生的賦文格式是否規(guī)范,文風是否華麗作出評價,僅就權威評委們“工整的對仗”這一評語舉出幾個例子來曬一曬,讓大家瞧睢這黑哨究竟怎么個黑法。
1、高天厚土之業(yè),萬古流芳;澤被后世之德,日月同光?!案咛旌裢痢笔莾蓚€并列的動賓結構或偏正結構,“澤被后世”之“澤被”為動詞,“后世”為賓語,無對仗關系。對聯(lián)上聯(lián)收尾應作仄聲,而此句之上聯(lián)末字為陰平聲“芳”,不符合對聯(lián)寫作之規(guī)則。
2、追思上古之時,雖堯天舜日,乾坤朗朗,但奈何湯湯洪水,肆虐張狂!此句純?yōu)樯⑽氖址ǎ瑹o一對偶。
3、九年無功,遺患八方。不是對偶關系,似不如改為“無功九載,遺患八方”。
4、唯治水能救民水火,唯治水能安國定邦?!熬让袼稹笔恰熬让裼谒稹钡目s寫,“安國定邦”則是兩個并列的動賓結構。上下沒有對仗關系。
5、漫漫治水路,禹王一路奔忙;條條江河水,禹王考察周詳?!爸嗡贰笔莿淤e結構作“路”的定語,“江河水”是兩個名詞作“水”的定語,沒有對仗關系?!耙宦繁济Α迸c“考察周詳”中“一路”與“考察”,“奔忙”與“周詳”,也無對仗關系。
6、披星戴月,飽歷風霜,勞身焦思而細慮治水良策,薄衣節(jié)食而著力平水息浪?!芭谴髟隆彪y對“飽歷風霜”,“治水良策”難對“平水息浪”。
7、渡河涉水三百余道,鑿深河道水流有方。全無對仗關系。
8、奔波勞碌十有三載,三過家門不入其房。完全沒有對仗關系。
平心而論,曹氏《禹王賦》通篇幾乎沒有象樣的對仗,怎么可以稱得上“工整的對仗”呢?
曹廷華教授久負文名,其《禹王賦》獲得最高獎卻引起物議,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,但他卻是無辜的。然而,諸位評委先生給出的獲獎理由,卻不能不讓人懷疑重慶文化圈一些權威人士的良知和水準,也許會成為人們批評重慶文化圈某些怪相的鐵證。
請問評委諸公,你們敢對天下人說,你們的評選公正嗎?重慶市“知名史學家、文化學者和辭賦大師”的光環(huán),是不是晃掉了你們的良知,晃低了你們的水準?
2008年2月14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