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舉世矚目的盛大節(jié)日,邁著矯健的步伐急馳而來。
公元2009年10月1日,人民共和國即將迎來她的六十華誕。
六十周年,一輪甲子。中華民族史上一座雄偉峻秀的奇峰!
回望歷史,中華民族從五千年風雨煙塵中一路走來。商周、秦漢、唐之貞觀開元、清之康熙乾隆,早已消逝在歷史的蒼煙落照之中。1949年10月1日,天安門城樓上的莊嚴宣告,瞬間化成中國前進的鏗鏘足音。毫無疑問,此后六十年,是中華民族發(fā)展史上的一次偉大崛起。
六十周年,一輪甲子。一次偉大崛起讓中國展現出恢弘氣象!
東亞病夫,老大帝國,西方列強曾經這樣羞辱中國,鄙夷之意,溢于言表。彈指一揮間,睡獅已醒來。河出伏流,一瀉汪洋。紅日初升,其道大光。驀然回首,古老中國演繹驚天大逆轉,以雄強偉岸之氣傲然挺立于世界之東。整個世界驚異于一個曠世奇跡:中國崛起,氣象恢弘,如猛虎嘯谷,令百獸震惶。
中國大崛起,驚世大奇觀。是哪些力量讓中國創(chuàng)造奇跡?是哪些能量讓中國放射光芒?我們有必要回顧歷史,總結經驗,為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借鑒。
中華民族大崛起,首先必須站起來。鴉片戰(zhàn)爭以后,中國社會面臨著兩大基本矛盾:一是中華民族喪失獨立;二是綜合國力積貧積弱??谷諔?zhàn)爭,中國終于取得近百年來反抗外國侵略的第一次完全勝利;中國內部政治力量第一次發(fā)生了有利于人民方面的對比,為新中國代替舊中國積蓄了巨大能量,為最后解決中國兩大基本矛盾開辟了道路。沿波討源,抗戰(zhàn)勝利無疑是近代中國歷史偉大的轉折點,更是中國六十年大崛起的出發(fā)點。
道路選得準,才能走得快。建國六十年,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界,前一階段主要是探路,后一階段主要在趕路。探路,固然難免走彎路,但最終找到了正確的發(fā)展道路。趕路,就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,全力以赴,只爭朝夕,勵精圖治,加快發(fā)展。
民為邦本,本固邦寧。這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,是中國六十年大崛起的法寶。人是生產力中最核心的要素,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要推動力量。六十年大崛起,源于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最大限度尊重、滿足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,最大程度調動、發(fā)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(chuàng)造性,從而形成了振興中華、富民強國的強大合力。
海納百川,有容乃大。大開放是大崛起的代名詞、通行證、助推器,與大崛起如影隨形,根須相連。埃及、巴比倫、印度、希臘等世界文明古國,美、日、德、英、法等現代經濟強國,其快速崛起無不得益于大開放。善借外力,中國先民早有洞見,既有《詩經》“它山之石,可以攻玉”的古訓,又有荀子“善假于物”的告誡。坐井觀天,固步自封,我們曾經付出沉重代價;敞開胸襟,擴大開放,我們終于獲得大崛起的豐碩果實。
六十年大崛起,最根本的是有一個堅如磐石的領導核心。中國共產黨人以國家民族利益為最高利益,集中了中華民族的優(yōu)秀兒女,選擇最先進的思想理論和社會制度,探索并制定最符合中國國情的發(fā)展道路和方針政策,創(chuàng)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。盡管,曾經有過困惑、挫折和失誤,但中國共產黨人總是能夠及時有效修正錯誤,與時俱進調整思路,不斷開創(chuàng)新局面。
偉大崛起,恢弘氣象。這既是人民共和國六十年征程的真實寫照,又是中華民族實現全面復興的光輝起點。
2009年9月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