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壽新聞網(wǎng) 記者 駱英
如果有人要問,現(xiàn)在的長壽菩提山與以前有什么不一樣,可能變化最明顯之一就是大道。
大道從長壽菩提古鎮(zhèn)起,越過菩提橋至菩提廣場,再到萬壽天梯,一路向上,直接圣燈寺,沿途所觀,別有風(fēng)景。
與一般的大道更有不同的是,長壽菩提山的大道不只是一條單純的通道,而是一條文化之道、健身之道、觀光之道。它連接的是景區(qū),濃縮的更是一種城市人文精華。
從長壽菩提古鎮(zhèn)大牌坊前行,你會驚奇發(fā)現(xiàn)滿目的“壽”字就在你腳下,處處充溢著壽文化的氣息。這些“壽”字,分別由風(fēng)格各異的壽圖、壽字、壽語構(gòu)成。主題壽語依次為百福長壽、五福捧壽、齊眉祝壽、代代壽仙、天仙壽芝、必得其壽、春光長壽、福壽如意、福壽雙全。
踩著這些“壽”字圖案往前,在一個大大的廣場內(nèi),還有更多的“壽”字……這便是大道上的千壽廣場,這里鐫刻了1000個壽字圖案。更讓人嘆為觀止的是,位于廣場中央一個直徑為29米的巨型壽字組合圖案,巨型壽字圖案中心,形似一個篝火盆,象征著萬物之源太陽。篝火盆四周,分別是東青龍、西白虎、南朱雀、北玄武的文字和圖案,寓意吉利、祈福之意。目前,成了當(dāng)今中國面積最大的壽字構(gòu)圖,堪稱天下一絕。
看過百壽大道、千壽廣場,移步菩提山景區(qū),穿過菩提文化廣場后,一條由青石砌成的大道—長壽天梯直貫山上,寬闊而光潔,掩映于綠樹之中,盤旋于陡坡之上,直達山頂,頗有幾分“遠上寒山石徑斜,白云深處有人家”的高遠意境;走過的人都說,這是一條健身又健心的大道,更是一條集趣味性、知識性、體驗性、健身性于一體的游覽步道。整個天梯有1567級臺階,梯道上印刻了19999個風(fēng)格不同的壽字圖案,人走在其中,則組成2萬個壽字,其創(chuàng)意可謂是匠心獨運。
沿著步道拾級而上,讓人眼前一亮的是:長壽菩提山印、“天賜壽島”圖案。尤其是“天賜壽島”圖案,呈綠色,壽字筆畫完整,筆力遒勁,形神畢肖,是長壽最具形象標志,具有深厚的文化內(nèi)涵。繼續(xù)前行,還能參觀到石級上各種書法壽字、經(jīng)典壽語和吉祥壽圖。欣賞到歷代書法名家字體,如以毛主席筆墨風(fēng)格寫成的“壽”字,“赤橙黃綠青藍紫”七種色彩,字體龍飛鳳舞,豪邁激越;以楷書四大家筆法書寫的“長壽人人向往”,將人們對長壽的追求與長壽這座城市的山水特征、人文特性和旅游發(fā)展渾然天成地揉合了在一起,壽文化魅力更加凸顯;最讓人記憶深刻的是以王羲之書體篆刻的繁簡字體“長于文壽于和”,灑脫俊逸,讓行走其間的人在在文化中熏陶,在人文中浸濡,感悟到“長于文、壽于和”的真諦。
當(dāng)然,不容錯過的還有景區(qū)的環(huán)山步道,該步道下連接菩提廣場,上連接菩提寺,主要供觀光車使用,觀光車沿線布滿了壽佛三尊、雋語碑林、慈悲福壽等多個文化小品,分布在階梯旁,山石上,樓閣中,將“壽文化”注入其間,讓更多的人了解長壽、愛上長壽,知曉長壽文化,熱愛長壽文化,吸引更多的人去體驗、去思考、去感受。